8月24日,日本政府无视国际社会的强烈质疑和反对,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当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日料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经历了从小众到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常规品类的过程。相关报告指出,中国的餐饮环境和日本的餐饮环境有着完全不一样的消费市场需求,日料本土化是日料店的一大发展方向。
日料本土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数据预测,2025年日本食品服务市场规模将比2020年增加28%。国内的日料品类覆盖范围广,从常见的寿司到高端位餐制消费均有,可见,如今日料已经像中餐一样常见。
从日料品牌的规模化程度来看,日料品类整体的规模化程度不高,约有97%的日料品牌门店数在5家以下,全国性的头部品牌较少。
国内的日料品牌中仅有N多寿司的门店数超过千家,目前共有2000余家门店。吉野家、味千拉面、食其家、鲜目录寿司的门店数均在400至750家之间。
2023中国日料品牌规模化程度
由于日料涉及的食材种类丰富,供应链打造难度较大,下沉市场教育不充分等原因,国内大部分的日料品牌还是专注于区域市场发展。从品类门店的城市分布特征看,日料赛道品牌整体偏区域化。据红餐大数据,日料品类的平均全国城市覆盖率(该品类所有品牌的城市覆盖率的平均数)仅为1%,低于餐饮大盘的平均全国覆盖率(2.4%)。接近六成的日料品牌仅进驻了1~3个城市,跨地区发展的能力有待提升。
从地区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11月24日,华东地区有最多的日料门店数,占总门店数的41%;其次是华南地区,门店数占比约为16.6%;华中、华北、西南、东北地区的日料门店数占比均在8%~12%之间。从省份分布来看,截至2022年11月24日,广东、江苏、浙江三大省份的日料门店数最多,门店数占比分别为12.7%、9.3%、8.7%。
在消费水平方面,目前,日料的消费水准偏向中高端。红餐大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4日,人均消费在100元及以上的品牌占比约为45.7%,而2022年同等人均消费区间的中式正餐品牌占比仅有12%。而日料的“简餐化”也把日料推向更广泛的消费人群,简餐化日料在保证日料的质量和服务的同时,把人均消费降至百元以内,价格较高端日料亲民,出品以及体验要优于日式快餐。
在品类方面,较早进入内地市场的日式拉面产品创新乏力,日式拉面赛道热度不复往昔。日式米饭也遭遇发展瓶颈,门店扩张缓慢,甚至出现萎缩的趋势。回转寿司近年来也有势能下滑的趋势。同时, 综合日料大店则凭高口碑取胜,小店靠“轻小灵”走俏市场,近年来,以赤坂亭、村上一屋、上井为代表的综合日料凭借着独特的异域场景、高品质的食物和社交属性,获得了消费市场的青睐。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日本料理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2023年中国餐饮产业上下生态的发展情况和机遇。
数据显示,2022年餐饮行业实现收入4.4万亿,同比下降6.3%。2023年1-2月份,全国餐饮收入8429亿元,增长9.2%。红餐产业研究院预计2023年的餐饮行业收入会增加到4.8万亿的水平,达到历史新高。
白皮书中显示,当下餐饮行业的复苏具有结构性、不均衡等特点。部分餐饮场景的消费需求结构性反弹,将会带动局部餐饮领域率先复苏,比如旅游餐饮、乡宴、酒席等。红餐产业研究院对公开数据进行整理测算,2022年中国婚庆餐饮市场规模约为4261亿元,并预计2023年将出现大爆发,市场规模或将达到6420亿元。
自疫情袭来后,预制菜持续走热。2022年,企业布局预制菜的信息频频出现,预制菜相关的利好政策也此起彼伏,也吸引了资本的争相入局。据红餐网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预制菜领域的融资数量已近40起。在获得融资的企业中,既有B端的供应链企业,也有瞄准C端大众消费的预制菜企业或餐饮品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市场当中,B端会诞生许多大型供应链企业;而在C端市场,也会出现一些专门做预制菜的上市公司。
餐饮业是促消费、惠民生、稳就业的重点领域。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4070亿元,同比上升35.1%;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084亿元,同比上升31.4%。1月份至5月份,全国餐饮收入、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增速较去年同期上升31.1个、34.5个百分点,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6%。
今年以来,餐饮业加快恢复向好、持续激发活力,为恢复和扩大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专家表示,餐饮业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连续10年超过10%,表明餐饮市场依然保持长期向好的基本面。随着扩大消费政策推动、旅游市场持续复苏,餐饮市场将不断回暖。
消费活力加速回归
下午5点左右,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楚河汉街的肥肥虾庄门口,已经坐满了等位的食客。肥肥虾庄楚河汉街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夏天是吃小龙虾最好的季节,门店从上午11点开始营业,基本都是满座的状态,遇到节假日,排队等位更是常态。
武汉餐饮业协会调研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餐饮休闲消费持续火热,“五一”假期武汉仅小龙虾就卖出300多吨。
“得益于一系列促消费政策落地见效,餐饮业开局良好,消费加快恢复。”中国烹饪协会会长杨柳分析,商务部积极组织开展“中华美食荟”系列餐饮促消费活动,推广餐饮品牌,提振餐饮消费。各地积极响应,陆续开展多项活动提升消费。比如,北京将打造5条左右“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引进100个左右国内外知名美食品牌,培育约6000家具备较强数字化营销能力的餐饮商户,示范带动全市餐饮业创新餐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广东省为提振餐饮消费信心,着力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让消费者了解餐饮食品加工关键过程,令消费者安心点餐、放心用餐。
此外,为进一步提振消费活力,6月份以来,成都、泉州、承德等地的政府部门联合美团,通过发放消费券、开展主题营销等各类促消费活动助燃夏季消费体验。“消费者不断高涨的消费热情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持续激发消费潜力,助力国内经济向好向稳发展。”美团研究院副院长厉基巍认为,一方面,随着旅游市场的复苏,餐饮业热度将持续上升;另一方面,随着各地夜经济的开展,本地消费者的消费潜力也将进一步释放。
随着餐饮消费的持续向好,餐饮企业的投资信心也逐步增强。企查查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6月份,全国餐饮相关企业新注册量累计达209.6万家,同比增长27.1%。
《2023-2028年中国日本料理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标签: